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管理 > 行业要闻 > 事件聚焦
多地降雨量破历史极值!暴雨后要警惕地质灾害频发,如何防御?
自今年入汛以来,我国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多地持续出现多轮强降雨,部分地区雨量破有纪录以来的历史极值。汛期强降雨等天气多发,易导致山体滑坡、泥石流等地质灾害,给我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极大威胁。
近期南方和长江中下游地区强降雨及其引发的地质灾害有哪些特点?当遭遇地质灾害时,
我们又该如何避险自救?
强降雨是如何诱发地质灾害的?
水是引发地质灾害的主要因素,其对地质灾害的孕育、发生、发展具有重要影响。水的主要来源
为大气降水、冰雪融水、堰塞湖溃决、水库水位波动和地下水位变化等,其主要作用方式表现为力学
作用、物理作用和化学作用。
针对本轮南方多地强降雨引发的地质灾害而言,主要是由于长历时多期降雨叠加局地短时
极端强降雨使坡体含水率大幅增加趋于饱和,坡面产生水流侵蚀冲刷,同时雨水渗入坡体
软化、润滑滑动带,增加坡体自重,产生渗透力,增大下滑推力,降低坡体强度和稳定性
,岩土体遇水泥化、软化,力学性质明显下降,导致大量滑坡、崩塌、泥石流发生。
此外,水充满裂隙时形成静水压力,出现水头差时形成动水压力;干湿交替导致岩土体裂
开,使更多的水进入坡体促进斜坡失稳等等情况也可能引发地质灾害。
防范地质灾害这些要点要牢记!
地质灾害主要分布在我国广大的山区农村、集镇、县城、交通干道沿线和景区景点等。在
雨前、雨中、雨后要特别注意以下事项:
雨前
一是积极认真参加地方组织的转移避险应急演练,熟悉避险路线和避险场所,确保应急避
险时知道“如何转”“转到哪”;
二是通过参加技术培训、、网络等多途径了解掌握地质灾害及防治知识,提升防灾减
灾意识、识灾避灾知识和自救互救能力;
三是汛期内及时关注气象预报和地质灾害风险预警信息,尽可能提前规避灾害风险,做到
“防患于未然”。
雨中
一是不到地质灾害风险区和沟谷低洼地带、临水临崖临坡等区域;
二是不开车行进在地质灾害易发路段地段,不到景区景点、网红打卡地等游玩、停留,不
把自己暴露在地质灾害风险区内;
三是山区居民在强降雨期间尽量“住高不住低”“住上不住下”“住前不住后”,*程
度降低灾害风险。遇有紧急情况,及时(必要时提前)避险转移至安全地带,做到“避灾
于事前”。
雨后
在刚经历强降雨作用的地区,受地下水渗流、动静水压力、岩土体遇水软化等影响,有的
地质灾害往往有一定的滞后性。新发生的滑坡、崩塌可能扩展,陡坡松散碎裂岩体可能发
生崩塌、落石或碎屑流动,人工切坡开口线部位可能发生溜塌。滞后时间一般数小时至几天,通常有前兆。为及时有效减轻滞后性灾害风险:
一是在新发生地质灾害地点,要设置危险区警示标识;
二是避险转移人员在返回撤离区域前,应在*技术人员帮助下,排查是否有变形破坏迹象,确认是否安全;
三是巡查排查确认安全后,再采取清运堆积土石、修缮排水沟或补强加固工程等措施。
版权与免责声明
爆品推荐
网友推荐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