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的位置::首页 > 资讯管理 > 行业要闻 > 实验室动态
实验室分析测量仪器的仪器校准周期,受其使用频繁程度、准确度要求、使用环境、使用性能等多因素的影响,可以说,确定仪器校准周期是一项复杂的工作。很多分析人员在以下几个问题常有疑问,比如,如何确定仪器校准周期的原则和方法? 确定仪器校准周期有哪些现行的标准依据?实验室内部可以随意更改仪器设备的仪器校准周期吗?别着急,答案一个个来揭晓!
1标准文件中关于仪器校准周期如何解释?
CNAS-CL01中5.10.4.4仪器校准证书(或仪器校准标签)不应包含对仪器校准时间间隔的建议,除非已与客户达成协议。该要求可能被法规取代。明确规定仪器校准实验室不能给出仪器校准周期的建议。仪器校准周期由实验室根据计量器具的实际使用情况,本着科学、经济和量值准确的原则自行确定。仪器在次仪器校准之后,第二次仪器校准时间先规定1年,1年后送仪器校准实验室仪器校准还是很“准”(与次仪器校准比较在误差范围内),就可定2年了,依次类推,长不能过5年,但期间一定需安排期间核查,如果发现不稳定情况,就需重新仪器校准。
2仪器校准周期的确定要有理有据
先说仪器校准周期,也就是确认间隔,它是衡量计量工作质量的关键环节,关系到在用测量仪器的合格率。只有严格执行仪器校准周期,才能保证科研生产等各项活动的顺利进行。为保证量值准确可靠,必须科学的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3仪器校准周期不合理会怎样?
随着时间的推移,测量仪器的仪器校准周期是否合理,取决于仪器校准合格率,也取决于仪器的历史仪器校准记录,可将其作为基本的依据。但随着时间的变化或是操作环境的变化,或者是测量仪器使用方式和条件的变化,可能导致仪器失准。因此,当测量仪器的一个仪器校准周期过后,就该立即仪器校准。另外,在有效仪器校准期内,也应不定期抽查仪器偏离的状态。根据上述信息对仪器校准周期做适当调整,适当延长或缩短仪器校准周期。
确定仪器校准周期的原则
确定仪器校准周期必须遵循两条对立的基本原则:
一是在这个周期内测量仪器出允许误差的风险尽可能小;
二是经济合理,使仪器校准费用尽可能少。为了寻求上述风险和费用两者平衡的值,必须使用科学的方法,积累大量的实验数据,经分析研究后确定。
必须按照仪器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仪器校准吗?
用户的使用情况是千差万别的,若不加区别的一律机械的按照仪器校准规程规定的周期进行仪器校准,很难保证所有的测量仪器在仪器校准周期内都是合格的。因此,必须按照测量仪器的实际使用情况确定仪器校准周期。但是,由于实际情况相当复杂,要正确确定仪器校准周期,是难以办到的,只能要求大体上正确、合理,使实际情况更加完善、科学,更加经济合理。
注意哦:盲目的缩短仪器校准周期将造成社会资源的浪费,对测量仪器的寿命、准确度及生产和人力也将带来不利影响。而单纯由于资金缺乏或人员不够而延长仪器校准周期将是十分危险的,可能由于使用不准确的测量仪器带来更大的风险甚至严重的后果。
4确定仪器校准周期的依据
仪器校准周期的确定需要各种知识,考虑多种因素。若过一个周期,可能引起质量特性的恶化,那是由于机械磨损、灰尘、性能和实验频次等所致。对这些因素变化的敏感性取决于测量仪器的类型。质量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小一些;质量不好的,可能受的影响大一些。因此,各个实验室应根据实际情况,确定每种测量仪器的仪器校准周期。
确定仪器校准周期的依据是:
使用的频繁程度。使用频繁的测量仪器,容易使其计量性能降低,故可以缩短仪器校准周期来解决。当然,提高测量仪器所用的原材料性质、制造工艺和使用寿命也是重要的手段。
测量准确度的要求。要求准确度高的单位,可适当缩短仪器校准周期。各个单位要根据自己的实际情况决定,需要什么准确度等级,就选择什么等级。该高就高,该低就低,不盲目追求高准确度,以免造成不必要的损失;但精度过低,满足不了使用要求,给工作带来损失,也是不可取的。
使用单位的维护保养能力,如果单位的维护保养比较好,则适当缩短仪器校准周期;反之,则长一些。
测量仪器的性能,特别是长期稳定性和可靠性的水平。即使同类型的测量仪器,稳定性、可靠性差的,仪器校准周期应短一些。
对产品质量关系较大的, 以及有特殊要求的测量仪器, 其仪器校准周期则相对短一些;反之, 则长一些。
5如何科学地确定仪器校准周期?
统计法:根据测量仪器的结构、预期可靠性和稳定性的相似情况,将测量仪器初步分组,然后根据一般的常规知识初步确定各组仪器的仪器校准周期。对每一组测量仪器, 统计在规定周期内差或其他不合格的数目,计算在给定的周期内,这些仪器与该组合格仪器数之比。在确定不合格测量仪器时,应排除明显损坏或由用户因可疑或缺陷而返回的仪器。如果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高,应缩短仪器校准周期。
如果证明不合格仪器所占的比例很低,则延长仪器校准周期可能是经济合理的。如果发现某一分组的仪器(或某一厂家制造的或某一型号)不能和组内其他仪器一样工作时,应将该组划为具有不同周期的其他组。
小时时间法:这种方法是确认仪器校准周期以实际工作的小时数表示。可以将测量仪器与计时指示器相连,当指示器达到规定值时,将该仪器送回仪器校准。这种方法在理论上的主要优点是,进行确认的仪器数目和确认费用与使用的时间成正比,此外可自动核对仪器的使用时间。例如我们使用某公司的示波器,不用连接计时器,可以直接在示波器上查到连续使用了多长时间,很方便管理。但是,这种方法在实践中有下列缺点:
(1)当测量仪器在储存、搬运或其他情况发生漂移或损坏时,则不应使用本方法;
(2)提供和安装合适的计时器,起点费用高,而且由于可能受到使用者干扰而需要在下进行,又增加了费用。
比较法:当每台测量仪器按规定的的仪器校准周期进行仪器校准,将仪器校准数据和前几次的仪器校准数据相比,如果连续几个周期的仪器校准结果均在规定的允许范围内,则可以延长它的仪器校准周期;如果发现出允许的范围,则应缩短该仪器的仪器校准周期。
图表法:测量仪器在每次仪器校准中,选择有代表性的同一仪器校准点,将它们的仪器校准结果按时间描点,画成曲线,根据这些曲线计算出该仪器一个或几个仪器校准周期内的有效漂移量,从这些图表的数据中,可推算出的仪器校准周期。
版权与免责声明
爆品推荐
推荐资讯
网友推荐新闻: